由点至面,织就工业新城
铅山工业园改造更新设计
赣州• 江西 • 中国 • 2024
项目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西部,是一个融合现代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与绿色理念的综合性园区。本次改造以“全域更新”的系统思维介入,通过建筑、景观与城市界面的协同提升,推动传统园区向高效、生态、复合的现代化工业新城转型。
状态:进行中
时间:2024
业主:铅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类型:投标 / 中标
内容:办公建筑 / 工业建筑 / 城市更新 / 园区 / 改造 / 公共建筑
建筑面积/地块面积:411,755 m² / 411,780 m²
主持建筑师:刘相诚
主创建筑师:刘相诚 / 宋嘉诚
设计团队:邱浩 / 陆琳英
设计以园区外环路为主要结构轴线,构建出清晰的城市脉络。以三组核心建筑为介入锚点,策略性地带动沿街建筑与街道界面的整体提升,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渐进式策略,实现街区层级的更新激活。建筑更新遵循结构合理性与低成本原则,在保留原有建筑文脉的基础上,强化工业建筑的空间特征与表达语汇,确保新与旧之间的连续性与识别度。
街道更新贯穿整个沿街界面,通过连续步行系统与碎片空间的重组,推动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城市转角得以释放,节点空间重构为多功能弹性界面,实践都市景观主义与韧性城市的设计理念。设计不止于视觉层面的整饰,而在于构建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使工业园在物理空间、使用模式与城市形象层面全面焕新。
项目以区域为单位展开城市设计尺度的思考,引入山地景观资源,构建从园区管委会至东侧山体之间的水系景观轴线,在景观渗透中提升空间层次与新建地块价值,确立管委会大楼在区域空间中的引导与辐射地位。更新过程中避免“打补丁式”的局部修饰,坚持有序开发、统一语言、分步实施的策略,在尺度、节奏与元素上实现连续性的城市更新语法。
本项目体现了以系统化视角介入工业遗产空间的改造路径,不仅更新建筑本体,更重构其在城市肌理、公共性与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让工业园区由功能集合体转化为具有空间韧性与文化张力的城市片段。